< 返回 2019/05/16 16:27

轻格斗健身连锁潮牌24KiCK完成千万级Pre-A轮融资,格斗健身新机会

2019年5月16日 16:27


内容差异化的健身房,还在继续融资的路上。GymSquare获悉,格斗健身品牌24KiCK完成千万级Pre-A轮融资,投资方为联想之星和发现创投。这是近几年健身的融资潮里,第一个搏击细分领域的融资项目。


■ 24KiCK格斗健身


24KiCK第一家店2017年6月起步于北京,从第一家900平的格斗门店,到目前门店和格斗舱各半总共4家的规模,用了近两年时间,但已经在格斗细分品类上,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内容和社群特色。


按照创始人刘棣的说法,不只是做健身门店,而是想从格斗项目中发掘出传统的「格斗侠义」文化。


出身小牛电动车的刘棣,从原公司的格斗健身社群中,发掘出都市白领的健身需求,并逐步通过自营的健身房落地。




新型团体格斗健身房



如果把健身房搏击项目BodyCombat,或者MFT,作为健身房配套搏击课,泰拳馆飞奕泰格作为传统拳馆的代表,那么24KiCK则是在两者之间,发掘出细分格斗工作室的机会。


类似的路径,有纽约Rumble团体搏击精品健身工作室,来自东京的b-monbster等等,但24KiCK和前两者不同的是,更试图贴近格斗本身的运动文化:比如对上课的衣着、教练的挑选,以及训练的进阶。


■ 24KiCK格斗健身创始人 刘棣


但又不同于传统门槛较高的格斗馆,24KiCK用一对多的形式,降低参与门槛;分阶段训练,降低训练水平;摒弃完全的年卡制收费。


按照刘棣的介绍,不同于其他精品工作室的注重氛围第一,24KiCK是「真打」,是用专业的态度在做格斗,只不过把运动水平分了阶段


这种新型团体格斗健身工作室,让24KiCK很快在内容同质化的健身房之中找到差异化的机会。


格斗爱好者出身的刘棣,从爱好到健身房小试牛刀,到如今的健身融资和规模化运营,慢慢在细分健身内容上的探索。


■ 24KiCK格斗健身




开店不是唯一目的


健身房运营的本质依然是单店盈利。根据刘棣给到GymSquare的数据,2017年,24KiCK最早的900平米格斗学院于第10个月达到了盈亏平衡。


也正是最早的门店探索,开始了24KiCK的融资和规模化运动之路


开启融资之路后,24KiCK开始将年卡的现金流制改为零售制,调整财务核算。在课程上,将教练和课程做标准化的产品化,并以电商的方式运营。运营上,开发了自有的SaaS,对外约课和数据化管理。


■ 24KiCK格斗健身(亲子课)


目前,24KiCK的健身房主要由格斗学院和健身舱两种模式组成,健身舱围绕学院周边的用户,进行配套,满足都市白领就近24小时的健身需求。


相比大型健身房的重资产运营,这种「大店+舱」的模式,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,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覆盖周边的用户。


比开店更重要的是,24KiCK尝试从轻格斗健身中挖掘出文化的东西——不管是格斗文化,还是传统中国的武侠文化。刘棣认为这是24KiCK,区别于身体审美的传统健身文化中,试图寻找的品牌元素。


也因此,相比持续开店,公司更注重社群和品牌的东西。比如做周边电商,「望京武术队」的T-恤和相关的拳套。


小牛电动配件体系的总监出身的刘棣,在周边电商和社群的运营上,有很多自己的经验和想法。




内容和品牌,都等待挖掘


起步于北京的24KiCK,显然还很难和规划化运营的一兆韦德、威尔士,以及乐刻、超级猩猩比拼社群规模和门店数,但刘棣认为,基于品牌诉求的创业,会让24KiCK未来有更多的空间去挖掘。


比如格斗在文化上,往上可以贴上侠义、江湖和义气的标签,往下可以到偏街头或者暴力文化,但中间的部分,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做,也需要品牌去承载。


甚至在内容上,从站立动作到地面动作,从小白入场,到真打、到进阶赛事,都能开发出丰富内容。



因此,相比快速地开店,24KiCK认为更注重在格斗细分领域,对内容和品牌文化上进行挖掘。


内容毫无疑问,正在越来越成为健身房竞争的关键因素。不管是团课,还是私教,甚至设备导向的训练,都是在同质化内容中的持续探索。而资本投资的逻辑,一方面是门店的规模化扩张,更多是差异化内容,对传统健身行业的的变革机会。


2019年的健身变革依然在继续,融资、收购和倒闭淘汰潮,但内容优质的健身房,正在迎来它的春天。